访问:18时间:2025-05-15
作为心力衰竭治疗药物Entresto的重要组分,沙库巴曲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四个手性中心,其核心中间体4-(((2S,4R)-1-([1,1'-联苯]-4-基)-5-乙氧基-4-甲基-5-氧代丙烷-2-基)氨基)-4-氧代丁酸(化合物I)的合成质量直接决定终产物的药效特性。传统Wittig反应工艺虽能构建关键碳碳双键,但存在三大技术瓶颈:反应收率仅78%、需要大量磷叶立德试剂、低温控制难度大。这对于沙库巴曲原料药工厂的规模化生产构成严峻挑战,特别是手性原料的利用率问题直接影响制剂成本。
通过设计三级物料输送系统,将化合物II((2S,4R)-5-乙氧基-4-甲基-2-([1,1'-联苯]-4-基氨基)-5-氧代戊酸)、化合物III(R-氧化丙烯衍生物)及锂盐碱基(LiHMDS等)分别溶解于四氢呋喃,采用精密流量控制模块以5:7.5:4的流速比注入反应通道。微反应器的传质效率比传统釜式反应提升3个数量级,在-70℃超低温条件下,180秒内即可完成Wittig-Horner反应,产物收率跃升至95.8%。同步配备在线淬灭装置,使危险试剂的使用量减少60%,显著提升沙库巴曲中间体生产厂家的操作安全性。
温度梯度实验显示,当反应区控制在-90℃至-60℃时,副产物烯烃异构体含量从6.2%降至0.4%。通过DoE实验设计确定最佳摩尔比为n(化合物II):n(化合物III):n(碱)=1:1.2:1.1,此时原料转化率>99.5%。值得注意的是,溶剂筛选证实四氢呋喃能同时满足低温流动性(凝固点-108℃)和溶质相容性要求,相比甲苯体系可使产物纯度提高1.8个百分点。这类工艺细节正是专业医药中间体加工厂家与普通供应商的核心差异所在。
化合物III的制备采用氧化-缩合两步法:先将联苯基化合物V与卤代酯VI在四丁基溴化铵催化下进行相转移烷基化(收率96.5%),继而采用七钼酸铵/过氧化氢体系选择性氧化仲醇。该路线巧妙规避了传统Swern氧化产生剧毒副产物的缺陷,氧化阶段在5℃下进行,能耗降低40%,更符合现代绿色化学理念。这些技术进步使得微通道法合成沙库巴曲中间体技术成为心血管原料药领域的新标杆。
在500L级放大试验中,模块化微反应系统展现出卓越的稳定性:反应热可经半导体冷却装置快速导出,温度波动控制在±1.5℃;通过并联16个反应单元实现日产量80kg,产品批次间纯度差异小于0.2%。配套开发的多级膜分离纯化装置,使有机溶剂回收率达到92%,显著降低三废处理压力。这些工业化解决方案为沙库巴曲原料定制生产企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公司自有中试车间位于安徽池州和铜陵,拥有3000L、2000L、1000L、500L多功能反应釜多套。具备完善的超低温(-100℃)至高温(300℃)反应条件,以及50bar高压水解设备。特别在连续流工艺开发方面,已成功装配多套自行设计的管道反应器系统,配备冷冻机组、板框压滤机、离心分离设备和喷雾干燥塔等后处理单元。擅长的反应类型包括:氨化反应、硝化反应、氧化反应以及连续精馏纯化等工艺,可承接百公斤至数十吨级的医药中间体委托加工业务。诚邀江浙沪地区研发机构合作开发微通道连续化生产工艺,欢迎专业技术人才前来开展中试放大或工艺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