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6280676
更多+
池州工厂位于池州经济开发区,距离铜陵工厂60公里,车间面积2500平方,拥有现代化的工厂设施和先进的设备。我们拥有100L、500L和2000L中试反应釜,以及配套的辅助和检测设备。这使得我们能够提供小试和中试实验的服务...
查看详情
更多+
铜陵工厂坐落于国家级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部化工园区,距离池州工厂60公里,是一家专注于烷烃系列产品、前列素系列产品、高纯显示材料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同时致力于新型医药共享中试平台的建设与运营,旨...
查看详情
新闻中心

环十二酮溶液肟连续化制备工艺与超重力反应分相技术解析

访问:20时间:2025-05-15


环十二酮溶液肟的工业化制备挑战

作为合成尼龙12关键单体十二内酰胺的前体,环十二酮溶液肟的工业化生产长期面临效率与纯度的双重挑战。传统羟胺肟化法存在明显的工艺缺陷:反应体系中游离氨易与环十二酮生成副产物环十二亚胺,而通过加酸调节pH值抑制副反应时,又会延缓羟胺释放速率。这种矛盾导致现有工艺普遍存在转化率低(通常不足90%)、生产周期长(单批次超30分钟)、分相困难等问题。


在物料处理方面,常规工艺需额外添加长链烷烃等有机溶剂辅助分相,这不仅增加了后处理难度,还导致约5%的环十二酮溶液肟因水溶性损失。目前国内多数环十二酮肟生产厂家仍采用间歇式反应釜,设备占地面积大且能耗居高不下,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尼龙12产业链的降本增效。


超重力反应分相系统核心技术

创新性的连续化制备系统采用双级超重力反应分相器实现工艺突破。该系统包含以下关键组件:

  • 第一级反应分相器:处理新鲜羟胺盐溶液(pH9-10)与环十二酮溶液的初次反应,反应温度控制在95±2℃
  • 第二级反应分相器:承接第一级的重组分(含未反应羟胺)与循环环十二酮溶液,pH自然降至6-7
  • 耦合精馏系统:含500L处理能力的薄膜蒸发器,塔釜温度260℃,实现产物与溶剂的精密分离

核心设备超重力反应分相器采用独特设计:旋转填充转子转速达3000rpm(产生400g超重力场),外壳设45°斜角甩液导口,搭配锥形分相腔体。这种结构使油水混合液在接触反应0.5分钟内即可完成相分离,较传统静置分相效率提升20倍。


连续化工艺的产业化优势

该工艺在国内环十二酮肟加工基地的实测数据显示:

指标传统工艺本工艺
羟胺转化率85-90%≥99%
亚胺含量0.8-1.2%≤0.05%
单批处理时间50分钟12分钟
溶剂消耗需添加15%正庚烷零添加

通过安徽某特种化学品生产工厂的工业化验证表明,该系统的两个突出特点保障了优异性能:其一,过量环十二酮溶液(摩尔比10:1)既作反应物又作溶剂,省去外添溶剂的后处理难题;其二,亚胺产物随环十二酮回流至反应器,形成动态平衡抑制新亚胺生成。


工艺参数与产品质量关联

关键的工艺控制窗口包括:

  • 双级反应器温度差控制在±3℃以内
  • 新鲜羟胺溶液与回流酮溶液的流量比1:(8-12)
  • 精馏塔顶温125±5℃,保证环十二酮与亚胺共沸回流

精细化工研发企业的中试数据显示,当超重力水平从200g提升至400g时,羟胺转化率可从96.5%提升至99.3%。但超过500g后因设备振动加剧反而导致相分离效果下降。这证明最优参数范围需严格控制在400-450g超重力场。


设备选型与工程实施

工业化实施推荐配置:

  • 反应分相器:304不锈钢材质,单台处理量1.5m³/h
  • 精馏系统:采用短程蒸馏塔(H=8m),理论板数15块
  • 控制系统:配备在线pH和紫外监测仪,实现反应终点自动判断

技术合作与服务支持

针对工艺实施需求,我们提供完整的产业支持:公司自有中试车间位于安徽池州和铜陵,拥有3000L、2000L、1000L、500L多功能反应釜多套。装备自行研发的管道反应器系统,以及冷冻机组(-30℃)、板框压滤机、卧式离心机、真空干燥等后处理设备,满足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全流程验证。


特别擅长超低温反应(-70℃)高压氨化(10MPa)及连续精馏工艺,可承接百公斤至吨级生产任务。目前为江浙沪地区尼龙中间体生产工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包括:

  • 工艺包设计(含物料能量衡算)
  • 关键设备选型与安装指导
  • 技术人员实操培训
  • 产品质量标准建立

欢迎从事微通道工艺开发的技术团队前来开展中试合作,共推环十二酮肟制造技术升级!